【IT168 评测】随着IT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厂商都想尽各种办法,推出各具特色的产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主板产业就是其中一个例子,现在的主板拥有的功能比前几年丰富多了:在线升级BIOS、个性化开机LOGO、双BIOS、快速开机等。更出现了动态超频技术,以之为代表的就是微星的D.O.T.(Dynamic Overclocking Technology,直译就是动态超频技术)和技嘉的C.I.A.(CPU Intelligent Accelerator,CPU智能加速器)。 虽然两家对这一技术命名不同,但实现方式可说是大同小异,都是根据CPU的利用率来动态决定CPU的超频幅度。
动态超频问题所在
微星的D.O.T.技术包含于微星新开发的CoreCell技术中,通过动态提高CPU的外频来提高CPU的性能。如何可以不通过软件来监测CPU占用率呢?要从硬件上实现,监测芯片必须监测CPU总线的数据传输,这需要一个小型处理器的帮助,这种方法无疑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那么微星是通过什么方式在几乎没有增加成本的条件下实现的呢?
通过下面的测试大家就能见分晓。技嘉虽然没有一块像微星一样的CoreCell芯片,主页里面关于C.I.A.的介绍也并没有涉及实现技术。那技嘉的具体实现方式是不是也跟微星一样呢?
从分析就可以知道,不管是微星还是技嘉,都不会是根据CPU占用率作出超频决定的,那么事实上是用什么方式实现的呢?大家往下看就会知道。
测试软件介绍
在测试之前,先介绍一下帮助我们完成测试的软件:RM Spy(或者叫RM Infiltrator)。
虽然很多软件软件可以测试CPU实时运行的频率,但作为动态超频测试它具有以下的优点:
- 无需安装,大小只有120KB。
- 测试结果可以用日志记录。
- “Start delay”(测试延迟)功能可以让用户在测试前进行必要的操作(如运行特定的程序)。
- “Check period”(周期监测)功能使测试软件的CPU占用率达到最小。
运行软件以后出现一个窗口:
#$[*165666.png*#a*#0*#0*#center*]$#
在程序的主窗体中的选项主要有三个:
- Start delay:设定你按下Start键与真正开始进行CPU频率监测之间的时间。
- Check period:每次监测CPU频率的时间间隔,以秒为单位。
- Save on Stop:在监测结束后创建一个测试结果日志。
按下Start键后,程序自动最小化,双击任务栏的图表就可以恢复窗口。
#$[*165667.png*#a*#0*#0*#center*]$#
在CPU监测期间,你可以看到像上图的显示。
#$[*165901.png*#a*#0*#0*#center*]$#
当你按下“Stop”键后,如果“Save on Stop”打上了勾,你就会得到一个类似的日志记录。虽然RM Say只有一个简单的功能,但作为本次评测的测试软件最好不过了。
测试平台
由于两个厂商带有动态超频功能的主板芯片组各不相同,所以我们选择了两个平台来测试:
CPU:AMD Athlon 64 3400+
主板:微星K8T Neo-FIS2R (VIA K8T800)
内存:2x512 MB PC3200 DDR SDRAM DIMM TwinMOS (timings: 2-2-2-5)
显卡:万丽 ATI Radeon 9800Pro 256 MB
硬盘:西数 WD360GD(SATA), 10,000 rpm
微星动态超频揭密
为了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测试情况,我们特意把测试结果做成图表形式。
我们先来看看微星方面测试结果:
在刚刚开机进入系统时,CPU利用率为0%,测试间隔为3秒钟。大家可以看到CPU的频率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这说明D.O.T.没有产生什么作用。
#$[*165903.jpg*#a*#0*#0*#center*]$#
通过运行Return to Castle Wolfenstein,我们看到D.O.T.在起作用。(我们将会运行游戏,然后退出,再让CPU闲置一段时间)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交替地进行三个运算量各不相同的活动——猛烈地射击、在场景中游荡、什么也不做。图表显示CPU频率不停地改变着,但问题是它的频率动态变化着,但是否根据CPU利用率而改变的呢?
#$[*165904.jpg*#a*#0*#0*#center*]$#
退出游戏。
#$[*165905.jpg*#a*#0*#0*#center*]$#
闲置一段时间。在CPU运算量为零的情况下,停止CPU散热器的风扇。
#$[*165906.jpg*#a*#0*#0*#center*]$#
CPU频率居然提高了!!打开风扇再看看......
#$[*165907.jpg*#a*#0*#0*#center*]$#
结果说明了一切:当启用D.O.T.后,CPU温度越高,CPU的频率就变得越高,当然这有一个上限值,但这个上限只是跟BIOS里面的D.O.T.设置有关;相反,如果CPU温度下去了,它的频率也会回到默认水平。所以考虑到上面这个结果,我们可以说CPU使用率并没有被监测,CPU使用率对D.O.T.没有任何影响,评估CPU的使用率只是简单地基于温度......
技嘉动态超频揭密
那技嘉会不会也是这样呢?
#$[*165908.jpg*#a*#0*#0*#center*]$#
在系统闲置时CPU被稍微地超了频,运行频率比较稳定。
#$[*165909.jpg*#a*#0*#0*#center*]$#
#$[*165910.jpg*#a*#0*#0*#center*]$#
在游戏中我们交替进行动态和静态(当杀完敌人后,游戏角色有30秒的静止时间)行为的切换时,技嘉C.I.A.与微星D.O.T.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C.I.A.并没有根据我们的行为进行CPU频率的调节,只有退出游戏后,CPU的频率才回落至正常水平。我们也看到,CPU的频率改变曲线比较平滑。关闭风扇后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65911.jpg*#a*#0*#0*#center*]$#
#$[*165912.jpg*#a*#0*#0*#center*]$#
大家同样可以看到结果与微星的情况一样,过了一段时间后,虽然CPU利用率为0%,CPU频率一样上升。因此我们对C.I.A.的结论也是一样:它并没有真正根据CPU的利用率来决定是否超频,而是仅仅根据CPU温度判断。
D.O.T.与C.I.A.的比较
经过上面的简单测试,我们可以看出C.I.A.实现动态超频的方法比较粗糙,而微星的技术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动态超频”,CPU的FSB能根据CPU的温度产生明显的变化。C.I.A.实现方式看起来像“扳机”一样,当CPU温度到达一定的温度(在我们的测试中大概是45°C),“扳机”就像被触发一样,CPU的FSB一下提高到BIOS里预设的频率水平,然后直到CPU的温度下降到低于临界值后,FSB才恢复为默认频率。
到底那个实现方法更好全看各位网友自己怎么想了了。一方面,微星的D.O.T.看来更灵活,另一方面技嘉的C.I.A.能令系统更稳定,CPU的使用寿命也会长一点。可能电脑玩家们会去了解两个实现方案的具体细节,但我们今天的测试只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两种实现方案都并没有根据CPU的实际利用率来决定超频幅度,而仅仅靠温度来断定。要真正从硬件监控CPU运行状态所需要的成本绝对不低。
另外,我们还不能判定一些细节性的东西。例如,到底温度临界值是硬件确定的还是依照某些的条件决定的呢?根据我们的测试,答案似乎是后者。原因是:如果你在测试前先给CPU预热,动态超频就时而无效时而有效,根据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判断,主板在进入系统之前可能会以某个CPU温度为基准,在这个基准上再判断是否超频。不过这也可能是故障,因为在反复测试后我们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依赖关系。
结论
微星的D.O.T.和技嘉的C.I.A.都是间接地通过CPU的温度来判断CPU的使用情况而进行超频的,虽然这也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似乎还有更好的实现方式——分析CPU的耗电量,这种方式更准确,因为CPU的耗电量越大代表CPU的利用率越高,如此一来,影响因素也会大大减少。
或许微星和技嘉都考虑过上述方案,但监测CPU耗电量的技术难度更高,更复杂的电路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所以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温度监测的方案。此外,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微星设计专门的CoreCell芯片可以监测各种紧急情况来避免出现严重问题,而某些紧急情况会令CPU的温度升高:当机箱的温度比CPU的温度上升得快时或者CPU风扇坏掉时,动态超频就变得不合适了,CPU温度不降反升只会增加潜在危险。
总的来说,我认为微星的动态超频技术做得比技嘉好,简单而廉价。而技嘉的C.I.A.多半是为了增加主板的一个卖点,所以并没有花心思做好这个功能。
最后要提一提的是,希望我们的硬件厂商在介绍它的新功能时多注重技术细节的介绍,不要用一些模糊却动听的语句去蒙混一般消费者,因为我们还有一帮高级用户会去了解这些细节。当事实和宣传不符时,只会增加我们对产品的不好印象,这更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