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 频道

65nm加双PEG Foxconn 975X7AA评测

优点
1、完善供电设计。
2、强劲的扩展性:PATA133、外置SATA、IEEE 1394、双千兆网卡、同轴/光纤 HDA声卡。
3、FoxOne功能。

缺点
1、暂无。

    【IT168评测中心】2005年桌面处理器发展上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业界巨头Intel率先在4月份发布了Pentium D双核心处理器,从此结束了以频率分胜负的时代,随后AMD也发布了K8架构的双核处理器,CPU战场延伸到多核平台。


    作为Intel第一代双核处理器,Smithfield核心Pentium D命名为8xx系列,基于90nm工艺,采用了在同一个晶片上集成两个Prescott CPU内核的做法来实现双核,尽管它的架构从技术上说不是极为先进,然而作为一个先行者,并辅以相对较低的价格,Smithfield很好地完成了铺路任务。到了2006年,Intel开始从90纳米向65纳米生产工艺过渡,Pentium D处理器也开始从Smithfield核心向Presler核心转变。新一代Presler核心Pentium D将命名为9xx系列,基于65nm工艺,采用集成两个晶片的Cedar Mill CPU内核的架构。
  虽然距离65nm制程处理器发布还有一段时间,但Intel提前在2005年11月14号发布了对应其新型号处理器的旗舰芯片组——i975X。


  与5个月之前发布的上一代旗舰芯片组i955X相比,i975X更像是一个改进版,芯片组的南桥一样为ICH7系列,北桥方面i975X MCH支持90nm以及65nm的LGA775封装Pentium 4、Pentium D或Pentium EE处理器,它支持800/1066 MT/s(200/266 MHz)的前端总线,除了支持新CPU的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英特尔虚拟化技术)之外,其它支持65nm双核的能力更像是一个市场策略而不是一个技术创新。i975X MCH与i955X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双PEG支持能力:i975X可以将一个x16的PCI Express界面拆分为两个x8的PCI Express界面,从而提供支持多显卡技术的基础。不过i975X目前只通过了ATI CorssFire认证,Intel尚未获得nVIDIA SLI技术的授权。
  除此之外,i975X和i955X就很相像了,975X支持36位的主机总线寻址,最大支持到8GB DDR2 SDRAM,975X采用了两条64位内存通道的配置,支持的内存类型为DDR2 533和DDR2 667,当使用双通道DDR2 667时的带宽达到10.7GB/s,一些厂商的975X主板还能支持到DDR2 800或更高的内存速度。同955X芯片组一样,975X支持ECC内存(只支持Unbuffered内存),因此它可用于工作站乃至入门服务器平台。


  由于65nm制程处理器处理器尚未正式发布,因此市面上的i975X主板还很稀少,能提供975X平台的厂商都是一些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厂。我们测试了Foxconn提供的975X7AA主板以及Intel 65nm Pentium D 940处理器,这两个产品都属于工程样品,厂商仍在对其不断地改进中,因此我们的测试并不能代表正式上市销售产品的表现。然而主板PCB、芯片等设计都属于相对稳定的部分,我们尽量对它们进行一个大致的评测讲解。

  65nm Pentium D 900系列相对于800系列,新增加了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英特尔虚拟化技术)的支持,此外由于采用了新的核心,每个核心的L2 Cache提升到了2MB,整个CPU就具有共4MB的L2 Cache。除此之外,800系列带有的Execute Disable Bit、Intel Extended Memory 64 Technology(Intel EM64T)、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EIST)等技术也得到了支持,新的65nm工艺还降低了CPU的总功耗。硬件上提供虚拟化技术的支持在x86 CPU中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此前只有在大型机以上的平台CPU上才具有相应功能),通过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英特尔虚拟化技术),一个硬件平台可以划分为多个虚拟平台,提升平台的利用效率、管理性以及可用性,最终提升用户的生产力。虚拟机软件界的两个巨头——EMC VMware以及Microsoft表明将会对其提供支持。

  从结构图上看,i975X与以往的i955X没太大差别,i975X最大的特点就是北桥支持两个PCI Express界面,支持一个PCI Express x16的方式或者两个PCI Express x8的方式,此外两个PCI Express端口都可以设置为PCI Express x1界面——尽管看起来用处不大。i975X符合PCI Express 1.0a标准。


  i975X支持36位的主机总线寻址,它的内存控制器最大支持到8GB DDR2 SDRAM。i975X支持两条64-bit的DDR2 SDRAM通道,支持DDR2 533和DDR2 667,能提供10.7GB/s的带宽(DDR2 667)。i975X支持256Mb、512Mb、1Gb的DDR2内存颗粒,支持x8或者x16的颗粒类型,它可以支持8个Logical Bank的1Gb内存颗粒以提供出色的页面性能。i975X支持最大64个同时打开页面(双通道时为32个)。i975X支持ECC内存(这时只能使用x8的颗粒类型),不支持Registered内存,只能使用Unbuffered内存。i975X还支持从i915时代起提供的Intel Flex Memory Technology,通过这个技术,两个内存通道不需要严格插入相同的内存条,而只要插入相同容量的内存,就可以实现双通道。Flex Memory Technology允许更灵活的内存配置,不过我们还是建议用户采取传统的做法——插入对称的内存条——来获得非常好的的内存性能。
  i975X的内存带宽已经超出了CPU FSB的带宽,一些人认为这毫无必要,然而这种体系其实具有它自己的价值。Intel MCH的作用就是协调路由CPU FSB、PEG(PCI Express Graphic)、DMI、DRAM这四个总线之间的数据流,内存作为数据存放的地点,将会是数据流向的中心,更大的带宽可以让其更好地应付其它总线繁忙的请求,从以后多CPU、多PEG的发展状况来看,更高的DRAM带宽在所必行。
  i975X北桥通过单向1GB/s、双向2GB/s的DMI总线与ICH7系列南桥相连接,不过可以想象,根据i975X的定位,厂商们都会选用ICH7R来作其搭配。ICH7R支持6个1.0a标准的PCI Express x1(其中4个可以配置为PCI Express x4)、6个PCI 2.3 Bus Master(现在看来好像太多了点)、4个AHCI 1.0规范的SATA 3Gb/s(提供NCQ和HotPlug并支持Intel Matrix Storage技术以实现RAID 0、1、0+1、5)、AC'97 2.3以及HDA等技术。Intel可能会推出ICH7R的加强版本ICH7DH,以提供更强的数字家庭功能。

  整个平台的外观,一块GeForce 6800XT显卡插在第一个PEG插槽上,由于我们使用的是CRT显示器而显卡的接口是双DVI,因此我们还使用了一个DVI到VGA的转接头。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符合Intel规范的标准散热器扣具,由于风扇太大以及北桥散热器比较高,因此拆起来有点麻烦。


  Gigabyte提供的CPU风扇,采用了一个大风扇,带有4个蓝色发光二极管,工作时发出幽幽蓝光。散热器则是和Intel盒装的架构比较相像,旋转放射型散热片包裹着一个大铜芯,散热片厚度比较小,并且从中间分叉以提供更大的散热面积,因此散热面积很是不错,整个散热器重量不低。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采用最新式的4针PWM调速接口。

  测试的主角之一:Intel Pentium D 940 DualCore处理器,这个是工程样板,因此表面上有Intel Confidential以及ES字样,跟零售的正式版本明显不同。


  背部密布圆形的CPU“针脚”,CPU就靠这些金触点来获得数十瓦的功率以及和北桥通信。核心正对的地方的贴片元件不少。

  测试的主角:Foxconn 975X7AA主板,采用了Intel 975X + ICH7R的芯片组组合。Foxconn 975X7AA采用了大ATX板型,火红的PCB底板颜色设计。


  背面看去一片红色,CPU供电区域采用了大面积铜箔以及锡条设计。


  CPU区域元件分布图,LGA775插槽是Foxconn自家的产品。


  顶端平台为了应付顶端的CPU,供电方面都不能含糊,由于优异的Pentium Extreme Edition 955X双核CPU具有很高的频率及功耗,因此各个厂商的975X主板无一例外都抛弃了传统的4针P4 CPU辅助插口,而采取了这种在桌面PC中比较新颖的8针CPU辅助插口,这种插口在4路及以下的X86服务器上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了,它能提供更大的电流供给能力。从接口上看优异桌面主板已经逐渐向服务器靠拢了,24针的主电源插口和8针的CPU辅助电源插口都是符合以往服务器EPS电源规范。
  通常975X的8针插座也能兼容以往的4针插头,不过用户要注意电源的功率以及电线的负载能力是否足够。


  Foxconn 975X7AA仅仅采用了3相供电,这在975X乃至高端主板中比较少见。不过供电的相数也不一定是多的就比少的要好,这还要看相关的设计以及用料。


  每相一个方形密封电感和4个MOSFET管,MOSFET管个头较小,但是个数较多,总体也能提供非常充足的电流。PWM之后使用了数个固体电容进行滤波,由于是工程样板,到正式零售的版本可能用料及容量会有所变化。


  一个是SAMYOUNG(韩国三莹),一个是NCC(日本化工) KZG,使用韩国电容的主板产品还真是比较少见,不过这是工程样板,正式产品应该会统一使用其中一种电容(或者,换用其它电容)。


  ISL6566CRZ PWM控制芯片。ISL6566CRZ是Intersil的三相PWM控制IC,后缀中带有“Z”表明其采用无铅封装技术并符合RoHS规范(不带的则为普通工艺版本)。ISL6566是一个高精度的电压调制系统,它在IC内集成MOSFET驱动器,可以减少外围元件,降低电路复杂度。ISL6566通过可编程VID代码支持Intel VRM9、VRM10以及AMD Hammer处理器,并支持动态VID技术以允许平滑的动态电压改变(这是实现动态超频以及支持EIST技术的基础)。通过独特的混合DCR(Direct Current Resistance,直接电流阻抗)和R[DS(ON)](漏-源极导通阻抗)这两种电流感测技术,以及采用差分放大器的远程电压感测技术来给CPU提供稳定的能源输入。其中R[DS(ON)]电流感测技术通过使用每一相PWM下行MOSFET的R[DS(ON)]——漏-源极导通阻抗来感测每一相PWM的电流输出,从而达到平衡各路电流、实现负载均衡的目的;DCR电流感测技术通过使用DCR——供电电路的内阻来感测总输出电流来达到补偿线路压降的目的;采用差分放大器的方式则让远程电压感测技术可以抵消远程地(CPU接地端)与本地地(ISL6566CRZ的接地端)的电势差的影响,它与DCR技术一起可以输出完美的稳定电能(通过附加负温度系数电阻网络还可以修正由于MOSFET管发热引起的DCR变化带来的影响)。ISL6566具有完善的过压过流保护技术,最高PWM频率为1.5MHz。ISL6566采用了40脚6×6mm QFN封装。


  ICS X89L-826时钟发生器,用来提供整块主板的大部分所需频率,左边的是它工作的晶振,频率是传统的14.3MHz。ICS X89L-826应该是新产品。


  4针的CPU风扇插槽可以支持PWM方式的风扇调速,也可以兼容传统的3针风扇。

  黝黑的铝散热片,加上风扇,整体高度略大。


  这个方向看975X北桥芯片非常像一个BGA封装的Pentium III CPU。


  核心上的字样清晰可见。


  QG82975X芯片组,34 mm X 34 mm大小,1202脚封装,步进编号SL8YS,即为A0步进,这是Intel第一批量产的975X芯片产品。


  4条DDR插槽总共可以支持8GB DDR2 533/667内存,不过目前在桌面市场上尚没有出现单条2GB的内存产品(服务器市场有),高频率如DDR2 800的内存条倒是很常见了,然而插满4条高频率内存的话会对内存控制器提出更苛刻的要求,这时内存的频率以及时序通常需要降低以维持稳定性,假如975X能支持Registered寄存器内存的话,一定能大大缓解内存控制器面的压力。Intel自然不会让桌面产品既支持Registered又支持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e,错误检测与纠正),那样会影响到服务器芯片组的产品线。975X支持ECC内存技术,支持Intel Memory Pipeline Technology(有点像以往875P的PAT技术)以及Intel Flex Memory Technology(使内存双通道支持比以往更复杂的配置)。


  24针主电源插槽处于主板边缘,利于布线。长卡扣的设计让其可以很好地兼容以往的20针电源。


  这部分PWM电路应该是为内存供电。

  插槽部分一览。


  可以看见比较多的供电元件,这些供电电路分别为插槽、南北桥芯片等供电。图上,在内存插槽下放,有一个标有FOXONE的一个QFN封装芯片——


  ——这个FOXCON代表着Foxconn全新开发的FOXONE技术。FOXCON芯片可以实现全面的硬件监控、全自动动态超频、动态参数调整等功能,由于目前FOXCON还在调整中,因此我们无法得知更多的细节。


  975X目前正式支持ATI CorssFire双显卡技术,由于授权等方面的原因尚不能支持nVIDIA的SLI技术。双显卡支持能力对PEG插槽供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24针主电源插头相对于20针主电源插头增加了4个针脚用于PEG增强供电,然而由于主电源插口通常离PEG插槽比较远,因此975X主板无一例外都采用了在PEG插槽附近配置一个D型大4P电源插座的方式来增强显卡部分的供电。说实话,笔者还是更喜欢通过加强主板内部线路来达到相同的目的;过多的电源接口会影响布线,有时会带来不便。


  这个黑色的大4P插口离PCI Express x1插槽很近,在同时使用PCI Express x1扩展卡的情况下可能不利于插拔。


  新一代双PEG接口的主板都采用了电子开关的模式,Foxconn使用了4个门电路来切换单x16 PEG以及双x8 PEG两种模式。在我们的评测中,将显卡接到第二个PEG插槽可以顺利地启动系统,完全不需要做什么设置。BIOS提供了选择设置PCI、PEG1、PEG2中哪一个显卡为引导显卡的功能。


  芯片型号PI2PCIE。

 

   黑色的南桥散热器,低矮的外形是为了避免与各种扩展卡冲突。Foxconn 975X7AA主板仍旧采用ICH7R南桥芯片,ICH8系列南桥芯片大概要到07年才能现身市场。


  得益于PCI Express串行总线技术,数据线的数量大为减少,因此布线更为灵活:两条x16 PEG插槽由975X北桥提供,其间穿插的2个PCI Express x1插槽则由ICH7R南桥提供(此外,Foxconn 975X7AA还占用3个额外的PCI Express x1界面以用于2个千兆网卡和SiI3132 SATA 3Gbps RAID控制器),老的PCI并行总线由于数据线数量比较多,因此只能包围在南桥周围:包括图左边的两个32bit 33MHz PCI插槽、用于VSC6110 IDE控制器和TI TSB43AB22A IEEE1394控制器的两个32bit 33MHz PCI界面。


  Realtek ALC882H 7.1 HDA Codec配合ICH7R南桥芯片HDA控制器实现完整的HDA 7.1声道声卡功能。HDA具有比以往AC'97更高的技术指标。


  4个回型SATA插槽,由ICH7R南桥提供4个SATA 3Gbps接口,支持AHCI界面,支持NCQ功能和HotPlug功能,并能支持Intel Matrix Storage技术。


  放置在主板后置面板附近的Silicon Image SiI3132CNU SATA 3Gbps RAID控制器,采用了PCI Express x1界面,支持SATA 3Gbps,支持RAID 0、1,支持NCQ和HotPlug功能。由于PCI Express x1界面仅能提供250MB/s的单向传输速度(500MB/s的双向传输速度),因此两个SATA 3Gbps——就是两个300MB/s——以RAID方式运作的时候将会遇到带宽不足的情况,因此主板厂商大多用这个芯片附加SATA接口,或者构建外置SATA接口。


  其中一个接口还是做成了内置的形式,另一个则是外置接口,介绍挡板时将会稍微提及。


  Marvell 88E8053-NNC1 10M/100M/1000M 网卡芯片,基于PCI Express x1界面,支持一定程度的TCP/IP Offload,通过附带的管理软件可以实现线路测试功能。


  又一个Marvell 88E8053-NNC1,Foxconn 975X7AA采用了双千兆网卡的配置,不过桌面主板配置双千兆网卡的必要性其实还不是很高。Mavell的驱动支持多网卡端口聚合功能(一些厂商称为端口绑定功能)。

  使用一个少见的VASSTEK(台湾吉佳)VSC6110芯片来提供一个PATA133通道,VASSTEK VSC6110的特点是支持一个RAIDm1模式,VSC6110芯片上就有RAIDm1的字样,这个RAIDm1是Reliable Access In a Disk by Mirror 1,就是一个磁盘实现RAID 1的意思(尽管就名称上此RAID非彼RAID),在这个模式下,PATA133通道上的Master硬盘支持RAIDm1功能,而Slave设备则仍为普通ATA模式工作。VASSTEK VSC6110采用32bit 33MHz PCI 2.3界面,采用100Pin LQFP封装。


  VSC6110提供了额外的2个PATA设备连接能力,RAIDm1一定程度上高了数据安全性。


  采用128 TQFP封装的TI TSB43AB22A提供了两个IEEE 1394a-2000 400Mbps端口,可以用于连接数码影像设备以及高速移动存储器。TI TSB43AB22A基于PCI界面。


  Fintek(台湾精拓)的F71882FG LPC I/O控制器,同时提供硬件监测功能以及Intel CPU VID功能(芯片并能支持动态VID,不过,据猜测这个功能由ISL6566负责,F71882FG的该功能闲置)。F71882FG是Fintek的最新产品。


  主板后背板采用了2 PS/2、1并口、1外置SATA、1同轴SPDIF输出、1光纤SPDIF输出、1个IEEE1394a、4个USB 2.0、2个RJ45 LAN、6个小三芯模拟输出的完善配置,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各种设备。我们认为并口也几乎可以去掉了。6个小三芯模拟以及1同轴1光纤SPDIF数字的音频输出让设备连接十分方便。外置SATA口在以往一些厂商中通称SATA On-The-Go接口,不过自从05年末SATA 2.5标准推出之后,就正式命名为External SATA了。


  测试使用的两条RAmos DDR2 533 512MB *2,单面单Physical Bank,4 Logical Banks,内存运行时序为4-4-4-11,处于普通水准。


  测试使用的XFX GeForce 6800XT显卡,256bit 256MB显寸,频率为核心351MHz/显存900MHz,并不算是很高。

硬件环境

CPU

 Intel Pentium D 940 ES(DualCore LGA775 Presler B0,65nm,200*16=3.2G,2 X 2MB L2) @ 3307.5MHz

主板

 Foxconn 975X7AA(i975X + ICH7R)

内存

 RAMOS DDR2 533 512M(Single Physical Bank,4 Logical Bank) *2 @ Dual Channel 275.6MHz 4-4-4-11

硬盘

 WesternDigital WD1200JS-00MHB0 120G 8M SATA 1.5Gbps(Firmware 02.01C03)

显卡

 XFX GeForce 6800GT 256MB 256bit(PCI Express x16, 351MHz/900MHz)

电源

 金和田ATX-S500(ATX12V 1.3 350W)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600 ENG SP2 + DirectX 9.0c 2006.02.07

主板驱动

 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 7.2.2.1006

显卡驱动

 nVIDIA Forceware 83.40 Beta

测试项目

系统性能测试

 PCMark05 1.0.1

 SiSoftware Sandra 2005 SR3a

 Everest Ultimate Edition 2006 v2.50.480

3D性能测试

Direct3D性能

 3DMark2001 SE 330

 3DMark03 3.60

 3DMark05 1.2.0

 3DMark06 1.0.2

 Half-Life2 1.0.1.0

OpenGL性能

 CineBench 2003 v1

 QuakeIII Arena 1.32

 Quake 4 Final 1.0.0.0 Build 2147

 DOOM3 1.3.1302

  除了图片所及的硬件外,测试中还用到了一个WesternDigital WD1200JS-00MHB0硬盘,Firmware为02.01C03。WD1200JS硬盘的容量为120G,Cache为8M,接口为SATA 1.5Gbps,WD1200JS硬盘并不支持NCQ技术,因此我们在测试的时候将Foxconn 975X7AA的SATA控制器设置为兼容模式,这影响了磁盘有关的性能得分。
  测试使用了一个具有8Pin CPU辅助电源插头的金和田ATX-S500,符合Intel ATX12V 1.3标准,额定功率350W,足以满足测试需要。
  测试的操作系统为标准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600 ENG SP2,为了运行3DMark06 1.0.2,我们将DirectX升级到了最新的版本——就是当前的DirectX 9.0c 2006.02.07。主板/芯片组驱动使用了稳定的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 7.2.2.1006,由于硬盘控制器工作于兼容模式,因此也就不需要安装Intel Matrix Storage Management驱动。我们安装了nVIDIA Forceware 83.40 Beta以体现双核CPU对图形性能的提升作用,这个版本的性能要比最新的81.98 WHQL略微高一点点。
  对比以往,我们新加入了3DMark06 1.0.2测试,这是基于DirectX 9.0c的图形性能测试软件,支持众多新的图形技术。

  在安装好的操作系统中看到CPU频率为3.36GHz。


  然而,在CPU-Z中则为3307.5MHz,外频为206.7MHz,这表明这块板对CPU进行了幅度为3.35%的默认超频。由于我们采用的BIOS也同样为beta版本,且此bios将动态超频功能自动开启,所以在测试时发生超频现象非常正常。

  每个核心:16KB的L1数据缓存和12k uops的L1跟踪缓存,2MB的L2缓存。


  CPU-Z认不出ICH7R,也认不正确i975X的步进。不过CPU-Z认出了主板PCB版本以及BIOS更新日期。


  我们采用了By SPD的设置,双通道内存工作在3:4的异步模式,频率为275.6MHz,数据传输频率就是551.2MHz,时序为4-4-4-11。


  内存条的SPD信息。

  使用Everest Utilimate Edition 2006 v2.50.480察看软硬件信息:


  使用的DirectX 9.0c为最新版本。


  这个页面将CPU频率认作3307.4MHz,与CPU-Z一致。

  Everest在这个页面则将CPU频率认作3366MHz。



  i975X北桥采用1202 pin FC-BGA封装,大小3.4cm x 3.4 cm。


  正确地认出了ICH7R南桥,它采用了652 Pin mBGA封装,大小3.1 cm x 3.1 cm。


  Sensor页面,Foxconn 975X7AA采用了Fintek F71882F,但是Everest认作Fintek F71872F,可见F71882F是F71872F的改进版本。


  内存信息。


  BIOS信息。


  nVIDIA GeForce 6800XT,4个顶点引擎,8条像素管线,256MB 256bit GDDR3显存,核心351MHz/显存900MHz,支持SM 3.0。

性能测试
项目
得分
PCMark05 1.0.1
PCmarks
4913
CPU
5313
Memory
4065
Graphics
3672
HDD
4324
SiSoftware Sandra 2005 SR3a
CPU Arthmetic
Dhrystone ALU
16910
Whetstone iSSE2
8114
CPU Multi-Media
Integer x16 iSSE2
35988
Floating-Point x8 iSSE2
42670
File System
Drive Index
48 MB/s
Buffered Read
110 MB/s
Sequential Read
54 MB/s
Random Read
38 MB/s
Buffered Write
56 MB/s
Sequential Write
54 MB/s
Random Write
38 MB/s
Average Access Time
8 ms(estimated)
Memory Bandwidth
Int ALU
4968 MB/s
Float FPU
4977 MB/s
Everest Ultimate Edition 2006 v2.50.480
Memory Read
5982 MB/s
Memory Write
1818 MB/s
Memory Latency
85.7 ns
CPU Queen
3436
CPU PhotoWorxx
16017
CPU Zlib
26489 KB/s
FPU Julia
615
FPU Mandel
1596
FPU SinJulia
1269
3DMark2001 SE 330
1024*768
21133
1280*1024
18512
1600*1200
16037
3DMark03 3.60

1024*768

3DMark Score

8688

GT1 - Wings of Fury

295.3 fps

GT2 - Battle of Proxycon

62.3 fps

GT3 - Troll's Lair

51.4 fps

GT4 - Mother Nature

46.8 fps

CPU Score

939

CPU Test 1

99.3 fps

CPU Test 2

17.6 fps

1280*1024

3DMark Score

6426

GT1 - Wings of Fury

231.8 fps

GT2 - Battle of Proxycon

44.7 fps

GT3 - Troll's Lair

36.5 fps

GT4 - Mother Nature

35.2 fps

CPU Score

940

CPU Test 1

99.6 fps

CPU Test 2

17.6 fps

1600*1200

3DMark Score

4999

GT1 - Wings of Fury

179.2 fps

GT2 - Battle of Proxycon

33.4 fps

GT3 - Troll's Lair

28.0 fps

GT4 - Mother Nature

29.4 fps

CPU Score

937

CPU Test 1

99.1 fps

CPU Test 2

17.6 fps
3DMark05 1.2.0

1024*768

3DMark Score

3424

GT1 - Return To Proxycon

17.0 fps

GT2 - Firefly Forest

8.9 fps

GT3 - Canyon Flight

16.9 fps

CPU Score

6213

CPU Test 1

3.3 fps

CPU Test 2

5.3 fps

1280*1024

3DMark Score

2679

GT1 - Return To Proxycon

12.5 fps

GT2 - Firefly Forest

7.2 fps

GT3 - Canyon Flight

13.6 fps

CPU Score

7084

CPU Test 1

4.3 fps

CPU Test 2

5.2 fps

1600*1200

3DMark Score

2143

GT1 - Return To Proxycon

9.6 fps

GT2 - Firefly Forest

5.9 fps

GT3 - Canyon Flight

11.1 fps

CPU Score

7210

CPU Test 1

4.4 fps

CPU Test 2

5.2 fps
3DMark06 1.0.2

1024*768

3DMark Score

2167

SM2.0 Score

798

GT1 - Return To Proxycon

6.753 fps

GT2 - Firefly Forest

6.543 fps

HDR/SM3.0 Score

789

HDR1 - Canyon Flight

6.442 fps

HDR2 - Deep Freeze

9.342 fps

CPU Score

1824

CPU1 - Red Valley

0.591 fps

CPU2 - Red Valley

0.901 fps

1280*1024

3DMark Score

1691

SM2.0 Score

630

GT1 - Return To Proxycon

5.258 fps

GT2 - Firefly Forest

5.246 fps

HDR/SM3.0 Score

587

HDR1 - Canyon Flight

4.850 fps

HDR2 - Deep Freeze

6.893 fps

CPU Score

1820

CPU1 - Red Valley

0.579 fps

CPU2 - Red Valley

0.915 fps

1600*1200

3DMark Score

1357

SM2.0 Score

509

GT1 - Return To Proxycon

4.180 fps

GT2 - Firefly Forest

4.299 fps

HDR/SM3.0 Score

458

HDR1 - Canyon Flight

3.835 fps

HDR2 - Deep Freeze

5.322 fps

CPU Score

1794

CPU1 - Red Valley

0.593 fps

CPU2 - Red Valley

0.869 fps
Half-Life2 1.0.1.0
1024*768
108.43
1280*1024
89.32
1600*1200
65.90
CineBench 2003 v1
Rendering(Single CPU)
280 CB-CPU
Rendering(Multiple CPU)
524 CB-CPU
Multiprocessor Speedup
1.87
Shading(Cinema 4D)
367 CB-GFX
Shading(OpenGL Software Lighting)
1488 CB-GFX
Shading(OpenGL Hardware Lighting)
2928 CB-GFX
OpenGL Speedup
7.97
QuakeIII Arena 1.32
1024*768
416.5
1280*1024
392.8
1600*1200
323.0
Quake4 Final 1.0.0.0
1024*768
107.1
1280*1024
81.0
1600*1200
61.5
DOOM3 1.3.1302
1024*768
89.7
1280*1024
63.9
1600*1200
46.9
 
  由于ICH7R的SATA控制器采用了兼容模式,因此磁盘性能比较低下,此外要注意测试软件不同的版本的测试成绩一般缺少直接可比性。
  PCMark05和3DMark系列都表现了良好的成绩,其中3DMark系列的CPU Test得分颇为不错,特别是3DMark06,这也跟Forceware 83.40beta驱动为双核作了一定优化有关,使用标准的81.98 WHQL驱动将会取得略低的成绩。
  CineBench测试中,双核CPU表现出比超线程CPU更强劲的加速功能,这预示着在工作站领域双核大有可为。不过可能由于驱动的原因,CineBench的OpenGL Speedup系数不是很理想。
  最后的实际游戏测试中,特别是支持SMP的QuakeIII测试表中,双核表现出了强劲的性能,而没有为多线程做优化的游戏则享受不到双核的性能提升。

  【IT168评测中心】975X平台作为Intel最新的桌面旗舰,是配合新65nm CPU的非常好的搭档——当然也包含了Intel的一些市场策略因素。作为面向高端Intel平台的芯片组,975X很适合构建工作站以及入门服务器,由于975X正式支持ATI CrossFire技术,因此也是喜欢ATI显卡平台的游戏玩家的非常好的选择。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同同时支持nVIDIA SLI以及ATI CrossFire这两个技术是一个主板芯片组的最大成就,nVIDIA也认识到这个情形,因此迟迟未给Intel授权,要使用nVIDIA SLI的狂热游戏玩家,目前仍然只能选择nVIDIA芯片组。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等待未来的965芯片组——或者继续选用现在的945芯片组。假如在65nm处理器正式推出的时候Intel能解决授权问题的话,975将会是一个不错的芯片组选择。


  通过大略的评测,我们可以得到Intel 65nm的Pentium D 940和Foxconn 975X7AA的工程样板组合的一些性能参考,我们意在展示Foxconn 975X7AA主板的一些特色配置,以及65nm双核平台的一些特点。尽管对65nm双核平台下结论为时尚早,我们还是对主板得出了一些总结。


  不谈用料,Foxconn 975X7AA采用了豪华的设计,其供电系统尽管只有3相,却也能达到出色的效果,975X7AA还提供了双PCI Express千兆网卡的组合,附带VSC6110提供RAIDm1功能,附带PCI Express 接口的SiI3132提供外置SATA 3Gb/s、TI IEEE1394等,Foxconn 975X7AA采用了ALC882H实现HDA声卡,并提供了包含同轴数字输出以及光纤数字输出的完整音频功能,最后还有Foxconn潜心开发的FoxOne技术,Foxconn 975X7AA具有了优异桌面主板应该具有的元素,剩下来的,就是等待正式版本的表现了。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