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 频道

酷睿顺利超4G 4款P35主板超频测试

    【IT168评测中心】在今年4月份的IDF2007上,Intel详细的向大家展示了3系列芯片组家族的产品特性与定位,并宣布在今年6月份P35将会率先上市。果然,在7月份的今天,我们在卖场里已经可以看到价格在900元以下的P35主板了,而千元以上级别的产品更可以称得上丰富。从ASUS等厂商处我们了解到,Intel对于P35的态度非常坚决,取代P965应该会在短短的一个季度内完成。

台式芯片组07年下半年的产品规划

    从Intel的规划可以看到,P35的定位中高端,取代P965的位置。具体到产品来说,与今天P965芯片组主板情况一样,即便是快退市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又具有良好口碑的965芯片组主板至今仍需千元左右,也许P35主板同样会有如此价格定位和走势。

    另外,从目前购买P965芯片组的用户来看,他们仍大多出于超频的考虑(高外频),而无论是低价的945芯片组甚至是低价的965芯片组主板都无法满足超频的要求。P35作为新一代的产品,官方将FSB从上一代的1066提升至1333MHz,这是否意味着它的超频极限会提升?对于超频来说,P35又有怎样的表现?超频中我们会遇到怎样的问题?我们本次测试详细的体验了四款P35产品,针对超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次测试我们选用了华硕、技嘉、微星和升技四个品牌对应的目前优异的产品。它们分别是ASUS P5K Deluxe/WifiAP、Gigabyte P35-DQ6、MSI P35 Plantinum、Abit IP35 Pro。他们几乎可以代表了主板精品设计水平。除了ASUS可能会推出基于P35芯片组的纪念系列或玩家国度系列更加高端的主板外,通常来说这些主板也代表了P35芯片组主板的最高水准。

硬件平台
CPU Intel Core2 Duo E6420 L651B周期 B2步进
Intel Core2Duo E6750 G0步进
Intel Core2Duo QX6850 G0步进
主板 ASUS P5K Deluxe BIOS 0404
Gigabyte P35-DQ6 BIOS F5G
MSI P35 Platinum BIOS P06
Abit IP35 Pro BIOS 1.1
显卡 NVIDIA GeForce8800GTS 320M
内存 Micron 原厂 DDR 667 1G*2 D9GMH颗粒
Corsair DDR2 1066 1GBX2 @800MHz 5-5-5-18
硬盘 Seagate 7200.10 320GB
电源 海韵S12 650W
极能8688
散热器 Tuniq T120
辅助散热器1225以及9025风扇各一个,用于内存和北桥的辅助散热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XP SP2
驱动程序 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 8.3.0.1013
Forceware158.19
软件 Sysmark2007 Preview
SuperPi 1.5 Mod
CPU-Z 1.40
SP2004

    大家不免要问,P35尤其是优异P35的意义何在呢?对1333FSB处理器的支持?这一点绝大多数P965都可以通过超频支持的很好,其中更有P5B-D这种突破2000FSB的超强主板。对45nm Penryn的支持?这是一个不错的卖点,不过45nm Penryn即使不跳票也要年底上市。考虑到打算购买这类优异主板的玩家中有不少都是冲着超频来的,因此对于超频玩家,我们不如说一些实际的。今天我们只谈超频,谈谈这几款优异P35的超频能力,以及我们在长期使用中对它们超频功能设置的易用性的感受。

关于超频测试的说明

  原本我们打算测试每款主板CPU电压设置为AUTO时的最高稳定频率,但是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主板设置为AUTO电压后实际电压远远高于标准的1.325V,达到了1.55V。如果这样测试对其他主板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又改为了BIOS统一设定为1.325V。不过这样做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每个主板的满载电压与BIOS设定电压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掉电压或称为Vdrop。因此最后将测试标准修改为超频到3.6G时稳定运行SP2004的最低电压(以EVEREST软件中的数据为准)。

  3.6G是日常应用最理想的频率,在这个频率下体质稍好的E6320/E6420/E6600都不需要过高的电压,因此封闭环境下温度可以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内,同时也无需忍受散热器高转速下带来的噪音困扰。

  关于SP2004这个测试软件笔者还有两点需要赘述:1、测试CPU是选择着重内存还是着重CPU。SP2004这个软件普及于K8时代,当时的AMD K8集成内存控制器,因此选择着重内存测试更加严格。到了C2D时代这个习惯也被继承了下来,不过我们认为测试C2D还应该选择着重CPU。毕竟同样测试环境下着重CPU可以让CPU的温度更高(1-2度),因此满载程度也就更高。考虑到大部分玩家的习惯本次依旧选择了着重内存。2、关于新版的SP2004效能是否更好的问题。新版的SP2004去掉了选择核心1与核心2的选项,那么是不是只运行一个新版SP2004就可以让两个核心的负荷达到最高呢?当然不是,至少从核心温度上来看,新版SP2004单开要比老版双开低5-8度。所以我们依旧选择了老版本的SP2004作为检测核心满负荷是否稳定的测试软件。

    作为主板知名品牌,ASUS在P35发布的第一时间推出了P5K系列来对应该芯片组产品。Deluxe是指豪华版产品,而又如P5K3 Deluxe中的数字3代表了支持DDR3内存的产品。

    ASUS P5K Deluxe采用8相供电设计,两条热管与供电电路和北桥芯片连接,单独的另一个热管连接与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之间。从散热片鳍片面积来看并不算大。

    P5K Deluxe 提供了两条PCIE-X16规格的插槽,仍可以支持ATI的CrossFire双卡互联,不过由于AMD今年激进的平台化思想的疯狂推广,相信CrossFire的应用会越来越少的在非AMD芯片组上看到。很可能,它们就是为SLI准备的?内存方面,P5K Deluxe仅支持DDR2,另外ASUS也推出了同时支持DDR2和DDR3两种规格内存的主板。由于需要外接芯片,来支持IDE接口,所以与ICH8时代的主板一样,该附加芯片额外提供两个SATA接口和一个E-SATA接口。

   在输入输出接口上,P5K Deluxe仅保留了一个PS/2接口供主板使用,而没有给PS/2鼠标任何机会。这不免让我们想到了早在2002年,845芯片组时代的升技IT7 Max主板全部省略PS/2接口的做法。在音频输出上,我们看到了完整的光纤和同轴数字输出。另外,虽然E-SATA并不怎么常用,但我们再高端主板上已经越来越多看到它的身影。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方便的小附件,在上一代优异P965上ASUS已经使用过。除了前置面板上开关、Reset以及各种指示灯可以通过这个附件中转完成外,USB接口、1394接口以及前置音频接口ASUS也提供了这样的转接头。它的好处在于,你不用将细小的线头在昏暗的机箱里费劲的一个个插上,而是先将各种连线插在这个小附件上,然后一起插到主板上。这个功能,在N年前无数DIY玩家都提过,不知道为什么简简单单的十多根针的插座业界就不能形成一个标准?

 

   

ASUS P5K Deluxe

 

可调范围

500外频所需电压

CPU电压 1.1-1.7(0.0125) 1.6
内存电压 1.8-2.55 2.2
FSB电压 1.2-1.5 1.4
北桥电压 1.2,1.4,1.55,1.7 1.4

    ASUS的AI 超频技术在BIOS界面中有单独一项,所有频率、电压以及内存的设置都在同一个界面中,操作非常方便。P5K Deluxe的BIOS中有两点与众不同,第一是Fps Strap to NorthBridge 的频率,可以设置为Auto,或200、266、333。在BIOS说明中,ASUS写到说该选项可设置为Auto,这样该频率会随外频变动。P35芯片组是否也可以独立设置FSB与北桥间的频率了呢?

    第二,我们知道当外频运行在333MHz时,根据2:3的分频算法,内存的工作频率是等效1000MHz而并非1066MHz。P5K Deluxe是惟一提供了5:8分频设置的主板,这样正好让主板在333MHz外频是达到1066MHz。理论上,这一分频似乎并不会带来太大性能的提升,对于满足那些花大价钱购买1066 DDR2内存的用户虚荣心来说,似乎是不错的一个功能。

    在CPU电压调节上,P5K Deluxe提供了0.0125步进的加减选项,做高提供1.7V的电压。内存电压最高提供了2.55V的选项。在北桥电压方面,在最新0404版BIOS中,加入了1.7V的设置,相对来说该数值是非常高的了。

3.6G稳定测试所需电压为1.34v(点击看大图)

最高主频4.04G(点击看大图)

最高外频530MHz(点击看大图)

    在3.6G的稳定测试时,华硕P5K-DELUX WIFI的超频过程相当顺利,BIOS设置简单明了。唯一不太理想的地方是:如果超频失败且重新开机无法点亮时需要关闭电源10几秒钟后才能重新启动。和前代P5B-D相比,P5K-D还加入了两个选项可以减小Vdrop的幅度,打开后满载电压仅比BIOS设定的电压低了0.02V。超频到3.6G的时候最低满载电压为1.34V(BIOS设置为1.36V),此时运行SP2004的CPU核心温度在50-52度之间。

    8项供电对于这款主板的超频能力有不小的帮助。同时P5K-D内存的电压设置范围也较P5B-D有了一定的提升,使得这款主板无需MOD就可以冲击更高的内存频率。而在接下来的挑战最高主频的测试中,这颗E6420在1.7V的高压下到了4.04G,并且稳定通过了SUPER PI 1M的测试。不过,P5K-D的CPU最高电压仅为1.7V限制了极限频率的提升。

    在冲击最高外频的测试中,P5K-D跑出了本次测试中的成绩优异530MHz,此时前端总线达到了2120MHz。(北桥以及VTT FSB电压全部为AUTO)在以往的测试中,这颗处理器在风冷环境下能达到的最高外频就是530MHz。因此不排除更换CPU后这块P5K-D的外频极限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DQ6的后缀代表了技嘉主板的最高端最豪华系列,P35-DQ6也是如此。从上图来看,P35-DQ6的12相供电与北桥散热片都相当豪华。从散热片的散热面积来看,也要比其他几款大的多,散热效果也是有保证的,P35-DQ6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好。不过,这款主板的散热片也给热管带来了麻烦,我们可以看到北桥芯片与热管之间的连接是靠焊接实现的,这个接触面又是一个水平180弧度、垂直90渐变弧度热管的一个半面,两者之间连接相对脆弱。而热管与每一层散热片均是刚性连接,散热片曾数很多,本身又相对柔软,很容易变形,散热片的变形会直接拉动热管,导致热管与北桥散热片焊接脱离。也许,P35-DQ6,在这方面应该改进,不然这将大大增加这款产品的运输成本和维修成本。

    上面几张图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技嘉D系列全固态电容的口号与产品的对应,在音频输出部分、网卡芯片以及内存插槽附近,也有大量的电容分布。双PCIe-X16的插槽后端的卡扣也是众多卡扣中最为合理的,如果安装上显卡,你会发现卡扣在显卡背面一侧,操作非常方便。

    在输出方面,P35-DQ6没有什么特别,设计非常紧凑,具备了光纤和同轴的双数字输出,E-SATA接口没有在这里看到,下文我们会做专门说明。值得一提的是,和技嘉G33主板一样,3系列技嘉主板都使用了ALC889 Codec芯片,这颗芯片将可以提供多声道无损压缩输出的支持,这正是流行的高清影碟中常用的音频格式。

    P35-DQ6将E-SATA接口做在挡板上,两个挡板上各两个共四个E-SATA接口。同时,每一组还支持一个D形四针的电源输出,通过转接线可以与E-SATA设备连接。这样的设计,对于E-SATA设备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技嘉主板的BIOS一直沿用着通过Ctrl+F1打开高级菜单的设计。上面两张图是打开高级菜单前后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对内存参数的具体设置上。

Gigabyte P35-DQ6

 

可调范围

500外频所需电压

CPU电压 0.5-2.25(0.00625) 1.58v
内存电压 1.8-3.35 2.2v
FSB电压 +0.35 +0.25
北桥电压 +0.375 +0.25

    技嘉的CIA2技术是一种自动超频的设计,相信喜欢超频的人对自动超频也没什么兴趣?不喜欢超频的人,看到自动超频也害怕?所以没太大意义。在超频方面,CPU电压最高可高达2.25V(ASUS P5K-D最高为1.7V,最低竟然只有0.5V,调整步进是0。00625V,这一套数据的确与众不同。遗憾的是,这次没有尝试超低电压下,酷睿到底可以工作在怎样的频率?在内存加压方面,达到恐怖的3.35V,也是首屈一指。

    不过在内存、FSB和北桥电压方面,技嘉的BIOS就有些不便,这几个项目仅显示增加的电压幅度,而不提供原始值,这对于超频玩家来说有些不便,如果幅度调整太大,也许会带来超频安全的麻烦,技嘉是否可以改一改呢?

运行3.6G稳定测试电压为1.33V

最高频率4.1G(点击看大图)

最高频外频520MHz(点击放大)

    技嘉P35-DQ6的超频过程也还算顺利,超频失败后BIOS会恢复到初始设置,但没有提示就直接进入系统,容易给超频玩家造成错误判断。而在内存以及北桥电压等设置中没有给出初始值,在加压时不够直观。同时只有通过CTRL+F1开启隐藏BIOS后才会打开内存延时的设定选项,因此很多玩家在第一次使用GIGABYTE主板时,都会感觉不容易上手。

    P35 DQ6的Vdrop的幅度为0.04V-0.06V,超频到3.6G的时候最低满载电压为1.33V,此时运行SP2004的CPU核心温度在52度左右。是该测试中成绩非常好的。DQ6的CPU供电电路比较特殊,采用了2组6项的独特设计。在挑战最高主频的测试中DQ6跑出了4.1G的成绩优异,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出现了BIOS无法保存的情况,选择保存BIOS后没有任何错误提升,但实际的BIOS设置还是上一次正确保存时的设置。必须彻底关掉电源重新开机才能解决。

    在冲击外频极限时DQ6表现尚可,在没有修改北桥以及VTT FSB电压的情况下就到了520MHz外频。不过继续加压并没有任何帮助。由此看来,外频超频能力DQ6还是和P5K-D有一定差距。 

    微星的这款P35 Platinum是一款名气不小的产品,第一是因为它北桥部分散热片上两个环状的热管外形实在很惹眼,第二是这款产品推出时间较早,并在台湾有玩家早早就称此主板超频达到500MHz以上外频,当时其他家主板并未问世,所以这款主板名声大噪。

    在热管的成本和造型上,P35 Platinum确实不惜血本,不过除了主板上侧供电模块上散热片尺寸较大外,其他几个部分的散热片面积明显偏小。而与两个环形热管相连的散热片面积明显太小,我们知道热管本身并不应该被当作散热的媒介,而散热片太小对于热管的效率是有影响的。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内存旁边P35 Platinum增加了一组散热片,它与内存相距太近了,如果用户使用具有散热片的内存,那么空间显然是非常紧张的。这个问题在ASUS P5K3 Deluxe上也同样存在。

    在面板连接上,微星将每个插针都标的红红绿绿实在非常难看。接通电源后,一排四颗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也非常刺眼。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太好,也许这正与那双环形的热管一样,这款主板的外观风格更趋于张扬。

    微星同样具有自动超频技术,如上图可以看到的被称为D.O.T.的便是了。不过我们想要说的是,在众多对CPU设置以及超频选项的BIOS中,微星的集中性最好。包括CPU特性(如EIST)的设置也被放到了同一个设置界面中。

MSI P35 Plantinum

 

可调范围

500外频所需电压

CPU电压 1.2750-2.0625(0.00625)v n/a
内存电压 1.8-3.3v n/a
FSB电压 1.175-1.550v n/a
北桥电压 1.250-1.650v n/a

    在CPU电压调节上,最高限达到了2V以上,对于极限超频来说是有必要的。在内存电压上,3.3V也是极高的一个电压值了。北桥电压最高值达到1.650v,要比通常情况下的1.4v更高,理论上对超频很有帮助。不过在这款主板超频测试中,我们并没有实现500MHz外频。

运行3.6G稳定测试时的电压为1.36V(点击看大图)

3.91G的极限频率或许和主板的外伤有关系(点击放大)

极限外频493MHz(点击放大)

 

    微星P35白金版的超频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在3.6G(450*8)的测试中一切正常,是本次参加测试的4款主板中唯一一款BIOS电压低于实际满载电压的。因此虽然这款主板满载电压在1.36v时才能稳定运行SP2004,但在BIOS中只需要设定电压为1.34即可。

    MSI这块主板的Bios设定简单明了,上手非常容易。P35白金版的CPU供电电路和主板的散热器相比显得过于朴实,当然这和设计思路有关系,毕竟4项已经可以满足99%的玩家的需求。在接下来冲击主频极限的测试中,这块主板遇到了一些问题,在470外频时就已经无法点亮。更换了最新版的BIOS以后(P06版本),情况有所好转。不过3.91G的成绩依旧不能令人满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测试的这块主板一个边角有过明显的摔伤。因此不排除是外伤导致超频能力受影响。

    在冲击极限外频的测试中,MSI P35白金版也是本次测试中唯一一块没有超越500外频的产品。希望这一情况在新版BIOS放出以后会有所改观。

    目前IP35 Pro是升技Abit最高端的一款P35芯片组主板,虽然从BIOS的设置看,我们发现它仅仅是一款Guru档次的主板,理论上根据Abit的分类,应该还有Max甚至Fatality更高级别系列产品才对。所以说,这款产品在定位上并不比前几款高。两根热管,普通的散热片,与前几款主板相比的确不够豪华,但这是否会影响它的超频性能呢?

    IP35 Pro使用了3个PCI插槽,让人有些意外。不过作为定位高端的主板,它也提供了两个PCIe-X16插槽用于CorssFire。在数字输出方面,IP35 Pro提供了光纤输出而没有同轴输出。不过却提供了一个光纤输入。另外,从上图侧面我们看到,IP35 Pro散热片厚度很大,与多热管薄散热片的散热方案是有所不同的。

    在主板下方,IP35 Pro有两个小开关负责电源开关和重新启动的功能,在BIOS芯片盘有一组Debug灯,可以清楚的指示系统遇到的问题。这对于超频玩家来说都是非常体贴的功能。

    在IP35 Pro上我们看到了熟悉的Guru字样,我们从规格表也看到在升技其他几款IP35(P35芯片组主板)上,都不具有Guru技术。其实,Guru是区别于Abit Softmenu超频的一项技术(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与主板用料相关),在以往也是区分产品定位的重要标识。但从实际使用来看,似乎Softmenu与Guru区别不大。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到Abit主板“偷频率”的现象,333FSB的CPU在默认情况下被认定为340M外频,我们尝试了266MHz外频和200MHz的CPU,外频在默认情况下都有所提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在N年前,这可是要被骂“作弊”的。

Abit IP35 Pro

 

可调范围

500外频所需电压

CPU电压 1.325-1.8950(0.01)v 1.65v
内存电压 1.8-3.0v 2.2v
FSB电压 1.20,1.23v 1.23v
北桥电压 1.25-1.72v 1.5v

    Guru的操作界面非常简洁,级别和项目分的很清楚,所以大家一目了然。在电压调节范围上,CPU最低电压没有调节余地,最高电压不算很高。调解步进在前半段较小,为0.00625V,后半段则改为0.01V。北桥电压达到了1.72V,也是本次测试中最高的。

3.6G的稳定测试需要1.39V电压(点击放大)

4G的极限主频(点击放大)

最高515的极限外频(点击放大)

   

    升技IP35 PRO一改P965中的颓势,在本次的测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于有过近1年的升技主板使用经历,因此ABIT主板超频的过程格外顺利。在3.6G的稳定测试中,4相供电的升技IP35 PRO需要1.39V才可以稳定,明显高于8相和双6相的P5K-D以及P35 DQ6。

    同时主板散热器也相对单薄,相对于2000元的身价差距较大。IP35 PRO的BIOS设定还算完善,CPU与北桥以及内存电压都提供了较大的设定范围。不过VTT FSB仅有1.2V与1.23V两个选项,这一点着实令人费解。

    在极限频率的测试中,ABIT IP35PRO跑出了4.0G的不错成绩。515MHz的极限外频也与技嘉华硕差距不大。

    我们知道Sysmark2007是一款可重复性极高的测试软件,可重复性是指平台不变的情况下,运行同样测试得到的分数。我们进行多次验证发现,进行单次测试,测试得分总分几乎没有差别,子项得分差别最多2分。从以上测试看,总得分的确稍有差距,但最大差距不过刚刚超过2%,对于应用感受来说肯定无法察觉。2%的差距到底说明什么?是否有意义。我们觉得,至少Sysmark2007的测试对于超频用户来说意义极小,而我们前文的超频实战更具参考价值。

    目前,相同芯片组在相同设置下(内存参数设置完全一致,或重要5项一致)。得到的测试成绩会非常接近,并且在理论上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反过来说,即便我们修改对性能影响最大的CL值,在Sysmark2007这样的模拟类测试中又有多大影响呢?所以,如果我们发现两个主板差别较大,很可能是测试误差所致。

    超频方面,尤其是较高频率的超频,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它的个体因素。这包括CPU超频极限的个体因素(我们在测试中可以避免),还包括主板的个体因素。正如本次测试,我们使用的CPU,风冷极限频率只有530MHz,所以也许限制了某些主板的发挥。

    当然,大家在选择超频主板,或查找主板超频测试文章时也要注意超频环境。本次测试室温25度,散热条件在前文已经进行了说明。我们测试中发现,如果要挑战530MHz以上外频,在不修改电路的情况下,普通风冷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也要对着空调吹)。对于隐瞒“风冷”实情的超频,大家也应该小心了。

    对于本次测试的四款优异产品,不得不出它们超频性能都非常出色。500MHz以上的外频意味着2000MHz以上的FSB,这带来的性能提升是非常可观的。而在超频中8相和12相供电的产品,明显在电压较低情况下有较好的超频幅度和更低的超频温度,大家在选购时不妨参考。本次测试,历经了1个月时间,其间P5K Deluxe、P35-DQ6、P35 Platinum都更新过BIOS,其中只有MSI的P35Platinum新版BIOS对超频性能有所改善(前两个已经足够优秀),但也只有这款产品超频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关于中低价位的P35主板,我们也会进一步跟进。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