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 频道

再攀整合主板之巅 技嘉金牌890GX详测

  【IT168 主板频道】面对咄咄逼人的Intel,尽管在处理器领域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但是得益于ATI先进的绘图技术,AMD近两年连续推出了多款值得称道的整合主板产品,无论是690G、780G,还是790GX、785G,每一款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790GX(2008年9月)正式发布一年半以后,2010年3月2日,AMD又拿出了革命性的890GX,那么相比较竞争对手H55/H57和Core i3的组合,它有什么优势可言呢?除了集成了当今最为强劲的HD4290显示核心之外,890GX所采用的SB850南桥可以原生提供六个SATA 6Gbps高速磁盘接口,这一点显然是Intel H55/H57所无法企及的。虽然SB850不能原生支持USB 3.0,但主板厂商可以通过搭配第三方芯片来实现,而且北桥提供的带宽是PCI-E 2.0 500MB/s,完全不存在瓶颈问题。


技嘉333系列金牌890GX——890GPA-UD3H

  对于现阶段乃至整个2010年都将非常热门的整合产品,各大主板厂商自然也对890GX表示出了足够的重视,就连一贯送测、出货不如国内厂商积极的台系主板厂商这次也一反常态,纷纷在第一时间推出了自家产品,技嘉890GPA-UD3H就是其中颇为值得关注的一款,这也是金牌“333”系列首款890GX主板,意义非凡,那么它在设计用料以及规格上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它的3D绘图性能以及SATA3/USB 3.0性能又是怎样呢?在了解这些之前,首先让我们对890GX芯片组的亮点进行一番回顾。

890GX的技术亮点:

   890GX芯片继续采用55nm工艺制造,由台积电代工,规格上和785G其实差不多,支持HT 3.0 5.2GT/s总线,集成ATI Radeon HD 4290显示核心,支持DX10.1,内建40个流处理器,默认频率为700HMz,并支持64/128-bit显存界面(目前新主板一般都搭载128MB DDR3-1333显存),堪称当前最快的IGP显示核心。支持Stream流技术,支持UVD2高清硬解技术。


ATI Radeon HD 4290堪称当前最快的IGP显示核心,游戏性能不容小视


890GX加入了对UVD2.0技术的支持,而且支持Stream流技术

  南桥方面,和7系列所配备的SB750不同,AMD 890GX采用最新的SB850南桥芯片,主要变化在于可以支持更多的USB2.0接口,可达14个,并且还可以原生支持SATA3(6Gbps)规格。稍显遗憾的是,SB850仍未加入对USB3.0的原生支持,不过主板厂商可以通过搭载第三方芯片来实现。此外,890GX取消了支持破解开核的ACC选项。


AMD 890GX采用PCI-E 2.0全带宽,而且原生支持SATA 3规格

  另外,AMD 890GX采用HT3.0总线技术,南北桥之间的PCI-E 4X通道已经升级为为PCI-E 2.0规格,同时提供32条PCI-E通道,而最要改变来源于南桥和内存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890GX采用AM3封装技术,只支持DDR3内存,也即是说,如果您有一颗AM2或者AM2+封装的处理器的话,是不宜升级890GX主板的。


890GX架构,取消了对ACC的支持


890GX的主要特性

●技嘉890GPA-UD3H主板规格全解析

  技嘉这款890GPA-UD3H主板采用了传统的白蓝配色方案,在做工用料方面延续了一贯的豪华水准,不仅采用全日系固态电容,还使用了一体式热管散热系统,支持HT 3.0 5.2GT/s总线,支持包括即将发布的六核心在内的AM3接口处理器。主板除了具备2倍铜PCB、超耐久3设计之外,还具备诱人的“333”技术,即:USB 3.0、SATA 3.0及技嘉三倍力技术,我们在USB3.0是否实用?技嘉333主板全面解析一文中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


技嘉GA-890GPA-UD3H


处理器供电部分采用4+1相方案


内存部分

  主板提供了4条DDR3内存,并以白蓝两色加以区分,支持双通道DDR3 1866(OC)/1333/1066内存规格,最大扩展容量16GB。


扩展部分

  得益于采用了标准ATX板型设计,主板在扩展部分提供了2条PCI-E 2.0规格x16显卡插槽,支持双卡交火和混合交火;同时还提供了3条PCI-Ex1插槽和2条传统PCI插槽,扩展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


磁盘接口部分

  890GX所搭载的SB850南桥已经可以原生支持SATA 6Gbps接口,因此主板提供的SATA 6Gbps接口数量达到6个(蓝色),另外的两个白色SATA接口为SATA 3Gbps。值得称道的是,所有的SATA接口均采用了垂直式设计,用户完全不必担心安装独立显卡时的冲突问题。


通过板载一颗NEC芯片提供对USB 3.0规格的支持


I/O接口部分

  主板背部I/O接口部分设计丰富,除了PS/2键鼠两用接口以及千兆网卡和7.1声道HD音频输出接口之外,还提供了包括VGA/DVI/HDMI(支持HDMI 1.3标准)在内的视频输出接口(未提供DisplayPort接口多少有些遗憾)、光纤音频接口、IEEE1394a接口、4个USB 2.0接口以及2个USB 3.0接口(蓝色)。

●测试平台以及测试说明:


AMD Athlon II X4 630处理器

  硬件测试平台方面,我们选择了AMD Athlon II X4 630处理器与技嘉890GPA-UD3H搭配,其主频为2.8GHz,采用AM3接口(938针)设计,内建4x512kB L2高速缓存,不到700元的它拥有着不俗的性价比,堪称890GX的非常好的搭档。既然是集成了目前最为强劲的显示核心——HD4290,那么我们也把测试重点放在了它的3D绘图性能上,此外,USB 3.0和SATA 3到底能带来怎么样的性能提升也是我们测试的重点。

USB 3.0/SATA 3性能测试:

  为了测试USB 3.0到底能带来怎样的性能提升,我们使用了BUFFALO HD-H1.0TU3移动硬盘,分别将其USB 3.0接口接到技嘉890GPA-UD3H主板的USB 3.0与USB 2.0接口上来进行速度的对比测试。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USB 3.0是主板通过搭载第三方芯片来实现,因此需要安装单独的驱动程序,即便是最新的Windows7操作系统也没有自带这方面的驱动。


USB 2.0的读取速度


USB 3.0的读取速度

  为了让大家更为直观的感受USB 3.0的传输速度,我们在同一平台、同样的设置下,分别用USB 2.0和USB 3.0传输一个大约8GB的文件:


用USB 2.0传输一个约8GB的文件需要耗时3分52秒,平均传输速度约为34MB/s


同样的设置下,用USB 3.0传输仅需1分50秒,平均传输速度达到了70MB/s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SATA 6Gbps(SATA 3)的表现,测试软件为CrytalDiskMark 2.1:


SATA 2/SATA3读取基准读取性能对比


SATA2/SATA3读取基准写入性能对比

  从上面的实际测试中可以看出,尽管SB850原生提供了6个SATA 3接口,但在使用普通硬盘的情况下,SATA 2和SATA 3接口在数据传输方面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差距。

  在了解了USB 3.0和SATA 3的性能表现之后,下面再让我们一起看看技嘉890GPA-UD3H在游戏性能方面的表现,其集成了HD4290显示核心,默认频率达到了700MHz,并且还板载了128M DDR3显存颗粒,堪称目前最为强劲的集成显卡。

●《鹰击长空》游戏性能:


1024*768分辨率、低画质下,《鹰击长空》平均帧数为49


1440*900分辨率、低画质下,《鹰击长空》平均帧数为31

●《求生之路》游戏性能:


1024*768分辨率、低画质下,《求生之路》平均帧数为41.35


1440*900分辨率、低画质下,《求生之路》平均帧数为26.44

●《生化危机5》游戏性能:


800*600分辨率、低画质下,《生化危机5》平均帧数仅为20.2


1024*768分辨率、低画质下,《生化危机5》平均帧数仅为13.7

  尽管有人说890GX只是790GX/785G的马甲,但是细致分析下我们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首先,890GX只支持AM3接口,换句话说就是目前AMD唯一只支持DDR3内存的芯片组;其次,890GX采用了全新的SB850南桥,除了USB 2.0接口从12个增加到14个,集成时钟发生器和千兆以太网控制器之外,还可以原生支持六个SATA 6Gbps高速接口,这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SSD以及硬盘技术的向前进步。


HD4290依然不能很好的胜任主流3D游戏

  尽管相比较Intel Core i3集成的显示核心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从实际测试中来看,890GX所集成的HD4290依然不能很好的胜任主流的3D游戏,不过,得益于对DX10.1的支持,在低画质下运行《鹰击长空》甚至可以达到40帧左右,基本流畅。


技嘉333金牌890GX登整合主板之巅

  作为业界首家采用USB 3.0、SATA 3接口的厂商,技嘉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对主板技术的研发,给广大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款890GPA-UD3H定位于中高端,做工用料自是不用多说,不仅融入了超耐久3、2倍铜、EES节能等特色设计和技术之后,同时还首度将“333”技术引入,可以说是将整合主板提升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此一来,890GX+速龙X4 630的组合可谓双剑合璧,这也理所当然的成为AMD在2010年对抗Intel Core i3+H55/57的杀手锏。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