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功耗对应主板CPU供电是否够用时,我们先看下如何了解主板CPU供电,及多相供电对实际应用的优势。
▲
目前主板都是由电容+电感+MOS管组成一个独立的单相供电电路,这样的组成通常会在CPU供电部分出现N次,也就因此出现了N相供电。除了能够为CPU提供更加纯净稳定的电流之外,还起到了降压限流的作用,以此来保证CPU的正常工作。多相电路可以非常精确地平衡各相供电电路输出的电流,以维持各功率组件的热平衡,在器件发热这项上多相供电具有优势,尤其对于开核后这种大功耗的CPU。
▲
一般主板最基础的设计下,采用1个电感+一组电容+2个MOS管,组成1相供电,这样的供电设计,可以保障的是每相能承受25W的CPU功率,也就是说,其实一些超低功耗的CPU,1相供电就能保证基本运行了。但为了避免功率峰值出现,以及长期在最大负载下运行减低寿命,所以一般主板最低都采用了三相供电设计。
▲主流主板3相十分常见,但也不乏4相供电设计的主板
由此,我们就可以判断,对市场上主板采用的供电相数一目了然。如目前主流主板中,G41/P41属于最入门级产品,相应的CPU供电大致都为3相供电。不过这样的主流主板当中,也不乏采用高供电相数的主板,如双敏UP43AT-S全固态EVO版,则采用4相供电+EVO抗静电功能,以应对不同规格和功耗的CPU。
既然主流主板3相供电比较普遍,那我们看下3相供电是否能满足所搭配CPU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一下,4相供电的主板,可以应对什么样的处理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