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测试我们选用了华硕、技嘉、微星和升技四个品牌对应的目前优异的产品。它们分别是ASUS P5K Deluxe/WifiAP、Gigabyte P35-DQ6、MSI P35 Plantinum、Abit IP35 Pro。他们几乎可以代表了主板精品设计水平。除了ASUS可能会推出基于P35芯片组的纪念系列或玩家国度系列更加高端的主板外,通常来说这些主板也代表了P35芯片组主板的最高水准。
硬件平台 | |
CPU | Intel Core2 Duo E6420 L651B周期 B2步进 |
Intel Core2Duo E6750 G0步进 | |
Intel Core2Duo QX6850 G0步进 | |
主板 | ASUS P5K Deluxe BIOS 0404 |
Gigabyte P35-DQ6 BIOS F5G | |
MSI P35 Platinum BIOS P06 | |
Abit IP35 Pro BIOS 1.1 | |
显卡 | NVIDIA GeForce8800GTS 320M |
内存 | Micron 原厂 DDR 667 1G*2 D9GMH颗粒 |
Corsair DDR2 1066 1GBX2 @800MHz 5-5-5-18 | |
硬盘 | Seagate 7200.10 320GB |
电源 | 海韵S12 650W |
极能8688 | |
散热器 | Tuniq T120 |
辅助散热器1225以及9025风扇各一个,用于内存和北桥的辅助散热 | |
软件环境 | |
操作系统 | WindowsXP SP2 |
驱动程序 | 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 8.3.0.1013 |
Forceware158.19 | |
软件 | Sysmark2007 Preview |
SuperPi 1.5 Mod | |
CPU-Z 1.40 | |
SP2004 |
大家不免要问,P35尤其是优异P35的意义何在呢?对1333FSB处理器的支持?这一点绝大多数P965都可以通过超频支持的很好,其中更有P5B-D这种突破2000FSB的超强主板。对45nm Penryn的支持?这是一个不错的卖点,不过45nm Penryn即使不跳票也要年底上市。考虑到打算购买这类优异主板的玩家中有不少都是冲着超频来的,因此对于超频玩家,我们不如说一些实际的。今天我们只谈超频,谈谈这几款优异P35的超频能力,以及我们在长期使用中对它们超频功能设置的易用性的感受。
关于超频测试的说明
原本我们打算测试每款主板CPU电压设置为AUTO时的最高稳定频率,但是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主板设置为AUTO电压后实际电压远远高于标准的1.325V,达到了1.55V。如果这样测试对其他主板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又改为了BIOS统一设定为1.325V。不过这样做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每个主板的满载电压与BIOS设定电压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掉电压或称为Vdrop。因此最后将测试标准修改为超频到3.6G时稳定运行SP2004的最低电压(以EVEREST软件中的数据为准)。
3.6G是日常应用最理想的频率,在这个频率下体质稍好的E6320/E6420/E6600都不需要过高的电压,因此封闭环境下温度可以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内,同时也无需忍受散热器高转速下带来的噪音困扰。
关于SP2004这个测试软件笔者还有两点需要赘述:1、测试CPU是选择着重内存还是着重CPU。SP2004这个软件普及于K8时代,当时的AMD K8集成内存控制器,因此选择着重内存测试更加严格。到了C2D时代这个习惯也被继承了下来,不过我们认为测试C2D还应该选择着重CPU。毕竟同样测试环境下着重CPU可以让CPU的温度更高(1-2度),因此满载程度也就更高。考虑到大部分玩家的习惯本次依旧选择了着重内存。2、关于新版的SP2004效能是否更好的问题。新版的SP2004去掉了选择核心1与核心2的选项,那么是不是只运行一个新版SP2004就可以让两个核心的负荷达到最高呢?当然不是,至少从核心温度上来看,新版SP2004单开要比老版双开低5-8度。所以我们依旧选择了老版本的SP2004作为检测核心满负荷是否稳定的测试软件。